“如何高效应对目前整车开发周期短问题?”“行业内有没有类似装配案例推荐或建议?”9月24日,在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以下简称“第三届工匠大会”)举办期间,“大国工匠重庆行”示范性活动走进纳铁福传动系统(重庆)有限公司,来自全国汽车行业的四位大国工匠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以“企业出题、工匠答题”的精准对接模式,破解技术瓶颈,助力重庆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n大国工匠走进生产一线。
\n当天下午,由瑞立集团瑞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研发部部长王鲜艳,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模具钳工特级技师刘辉,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系长、首席技师孙庆勇,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汽车装调工王学勇组成的大国工匠一行,走进企业生产车间,实地察看了设备运行和产品工艺,并进行了现场技术研讨。
\n该企业已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汽车传动系统生产基地,年产能约200万套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推出的产品已供应多家知名整车厂。
\n在“企业出题、工匠答题”环节,企业技术负责人梅富国围绕精密零部件加工一致性提升、智能制造单元效率优化、设备预测性维护、复杂装配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不少疑问。
\n“近年来,新能源客户对产品开发周期要求越来越短,我们所供的驱动轴产品开发周期也随之缩短,这就需要项目开发的各环节严控节点,对整个开发团队提出更高要求。是否有高效方法或建议,来解决项目周期缩短问题,超越客户期望。”梅富国就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带来的行业变化提出疑问。
\n大国工匠走进生产一线。
\n对此,孙庆勇表示,当前中国在智能化与数字化领域已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涌现出众多突破传统框架的技术手段,要提升效率,可以与更多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解决关键物料的供应难题,进而推动生产标准化进程,确保在必要的时间生产出必要的产品。
\n刘辉在答疑解惑时则更关注企业在生产效率方面的优化,告诉企业如何在保证成本的前提下规范选择设备,严格按规范标准走。
\n王鲜艳提到,可以实现技术前置对接,跟整车厂实现协同开发,主动走进整车研发流程,掌握参数周期方案设计的评审等,建立标准化流程,做好标准化和通用化设计,后续进度可大大提升。
\n“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健全技能培训体系,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工匠文化,努力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优秀人才。”企业相关负责人说道。
\n重庆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国工匠走进企业,通过技术问诊的形式,将专业技术和理念留在重庆,推动技能创新成果走向更多汽车企业的“生产线”,为重庆汽车产业智改数转提供了典型范本,更彰显了工匠精神在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价值。后续,要继续发挥工会作用,建设好职工队伍和技术人才队伍。
\n上游新闻记者 谭旭 实习生 宋思宇 摄影报道
汇正策略网,线上配资平台官网,配资炒股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