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记者董兆瑞、唐嘉艺
《五星红旗》节目现场照。人民网 李世奇摄
家,是我们心底最柔软的记忆;国,是我们生命中最坚定的信仰。一面旗帜,将千千万万个小家的故事,编织成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9月25日,在“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三位嘉宾讲述了他们与五星红旗的动人故事。
“1949年9月29日,父亲接到了一个紧急任务:为开国大典制作五星红旗。”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监制、制作者之一宋树信的女儿宋如芬说,为了找到做五角星的黄绸缎,父亲骑着自行车跑遍了北京城。最终经过连夜赶制,当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开国大典上升起,百年苦难的中华民族迎来新生。
提起父亲这段难忘的经历,宋如芬眼含泪水:“76年了!如今这五星红旗飘扬在万里山河,闪耀在世界舞台。这是对开天辟地的革命先烈,对像我父亲一样千千万万的新中国建设者,最好的告慰!当年那一针一线,缝合的何止是红绸黄缎?那是中华民族永不弯曲的脊梁!”
“我执勤的岗位就在新华门旁边,每天上班都能看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北京市公安局西城分局府右街派出所副所长崔申迪指着大屏幕的旧照片介绍:父亲崔大庆也是一名警察,在自己5岁的时候牺牲了。15年后,崔申迪穿上警服,成为了守护红墙的卫士。
“每次看到国旗,也会不自觉地挺直腰背。因为我守卫的不只是一扇门,而是国家的尊严,是‘为人民服务’那五个金字的千钧重量。”崔申迪深情感叹,“爸!真想和您并肩站一次岗啊!如今,当我再一次站在冉冉升起的国旗下,我终于懂了,您从未离开,而是化作了这抹红,融入千千万万守护者的行列。”
“当我一步一步走向旗杆,肩上扛着国旗,心里装着父母的期盼;奋力扬旗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这就是我给祖国和家人最骄傲的回答。”今年9月3日,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国旗护卫队升旗手张威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的阅兵仪式中担任国旗护卫队升旗手。自17岁那年第一次看到国旗护卫队铿锵的步伐、挺拔的身影,张威就立志要做一名升旗手,亲手升起五星红旗。2018年,他终于穿上军装,成为国旗护卫队的一员。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一次升旗,不只是一个仪式——它是千万个家庭的寄托,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旗在手中,国在心中。我会永远守护这抹红。”张威的话,铿锵有力。
9月25日,由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文物局、人民网主办的“何以中国·理想都城”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通过AI视频、微戏剧、情景讲述、众筹纪录片等方式,深入挖掘北京的首都风范、古都风韵和时代风貌,展现北京在高质量发展、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首善之为。
汇正策略网,线上配资平台官网,配资炒股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